本格推理的佳作,全书围绕着康正妹妹园子在公寓被杀一案展开情节,采取了双警探双推理线叙事模式推动了案件的调查。
园子与佃润一、佳世子三人之间的特殊关系构成了园子公寓神秘死亡一案的核心,而园子的男友佃润一喜欢上的她的闺蜜佳世子则是案件发生的导火索。
全书最大亮点在于园子死亡真相的推理过程,可以说是一波好几折,推理的过程也是在多次反转,这一点跟看完一部电影名字叫“看不见的客人”给我的感觉是非常的相似。
案情侦破过程中,东野采取了双线模式,康正作为园子亲哥哥,并且作为一名交通警察的身份让他在本案过程中起到了主线线索的推动作用,加贺作为负责杀人案警察的代表,在本案侦破过程当中起到了支线线索的辅助推动作用。
康正对于自己的妹妹死亡非常伤心,但是职业警察的特殊性让他迅速的冷静下来,并迅速地在现场采集了一些地表的毛发,遗留下来的物品等,并对现场每样东西都进行了初步推理,也对现场的情形进行了拍照,复仇的心里也在他心里愈发的膨胀起来,他用自己的手段把第一现场看到的一些重要的物品等一些案件线索进行了隐藏与调整,目的就是为了让警方把此案定性为自杀,以便不让警界打扰自己的复仇计划。
康正手中的王牌一张张被串联起来,佳世子、佃润一的联系电话、佳世子、佃润一头发样本的采集,佳世子、佃润一的工作情况、情侣关系等等让他对园子死亡的可能性有了初步的判断。
加贺则通过一些现场细微的线索展开自己的调查,通过园子的门口信箱的广告单、园子邻居、园子住所的上层户主提供的案发时候相关讯息,现场遗留的安眠药、电线的布局、酒杯、菜刀等等相关细微的线索来进行推理,并巧妙的跟康正交换信息进行再次整合。
康正利用园子向邻居借摄像机一事,借邻居之口对引诱佳世子前来拿相机,把佳世子成功引诱到了园子家中,也把此案推向了高潮。
案情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康正首先通过第一现场时候留在现场的物品等工具,对凶手的作案手法有了初步的判定。然后与加贺警探的交锋让他交换到不少信息,通过留在园子屋里的佳世子、佃润一的电话对两人各自进行拜访,谈话之中了解到了他们两人与园子的特殊关系,并通过佃润一邻居佐藤幸广的描述以及对打印社公司对相关图片处理成绘画技术的了解,戳破了佃潤一案发当晚9点至1点的不在场证明,也就是润一假称画画,实则是用打印技术产生的绘画骗过了邻居幸广的眼睛。从而来到园子公寓实施杀害园子的计划。
佃润一最终也承认了自己有企图杀害园子的计划,然而在杀害园子的计划中,因为看到园子写的信件的内容,大概就是放弃拆散他跟佳世子的计划,觉得这样做不值得,不必为他们这种人出卖自己灵魂等等内容从而放弃了他刺杀园子的计划。然后他正要离开的时候,碰巧遇到了同样来准备计划杀害园子的佳世子。
佳世子最终一开始声称是自己计划杀害园子,与佃潤一没有关系,用的是与案发现场、佃润一后来描述相同的作案手法,后来也被康正戳破,她本想是打算借用近段时间入室连续杀害女性的案件手法,来伪装制造出近段时间警方正在关注的杀人案凶手的作案手段,起到混淆视听的作用,只是后来实施杀人计划时候,遇到佃潤一也在园子房间里略感吃惊。于是两人就互相了解到了彼此的情况,据她描述,最后两人都放弃了杀害园子的计划,佃润一先行离开赶回家制造不在场证明,她则随后离开,大概是在十二点二十分左右,并且屋里的灯没有关,而是第二天与润一前来时候用备用钥匙打开房门之后发现园子身亡之后,才把灯关掉。
第二个阶段,根据上述描述,看似园子确实最终是自杀了,并且佳世子与佃润一确实没有实施成杀人计划,不过根据加贺所提供的线索一结合,就发现真相依旧没有被揭开,加贺手握几张重要王牌也一一出现,其中之一就是园子上层住户声称在一点之后发现园子屋里的灯还是亮着的,据康正描述她发现园子尸体时候屋里没有开灯,而园子如果自杀设置自己触电时间为一点,那么一般情况下,自杀之前应该会把灯关掉,那么一点之后灯就不会再亮,并且佃润一二点之后依然有大把时间可以再实施回头杀人,而佳世子当时后于佃润一之后走也可以接着实施杀害园子的计划,并可以用佃润一的原计划手段杀害。从上面情况来看,园子死亡的三种可能星实际上都可以发生。
第三个阶段,加贺另外一个王牌-之前探讨过的左右手习惯性问题,也是本案重要的突破线索,也成功的把康正引导向了成功的答案,假设本案是园子自杀,那么作案一系列环节必然透露着左撇子痕迹,有几件事就应该是园子自己动手做的。首先,她要把那张写有留言的日历和照片烧掉。然后,她要把电线粘到身上,设好计时器。最后,她要服下安眠药,躺到床上。在这些行为中,如果换成别人,就可能会在无意间留下与园子本人不同的痕迹。这与惯用哪只手有很大关系。而恰恰就在不久之前,佳世子被迫在康正威胁之下,最终下定决心,撕开袋口,把安眠药袋中的粉末全都倒进嘴里,喝下杯里的水。随后,她把空药袋扔进带玫瑰花纹的漂亮垃圾桶。正式这个过程从而让康正理解加贺的推理,只不过加贺没有直接目击佳世子同为左撇子的证据,而康正则亲眼目睹了这个过程,结果显而易见,真凶是佃润一伤害了园子,佳世子、园子、他自己三人之中只有他是右撇子,结果显而易见。
加贺最终也对作案动机进行了进一步推理,通过园子家里的一些成人录像宣传广告页入手做起了调查,发现了园子的复仇计划,即想揭穿佳世子拍摄成人录像不堪的过去来威胁佃润一,问邻居借录像机也是为了此计划,但是就如园子所说:就算我把灵魂出卖给恶魔,使得你们两人无法幸福地走到一起,到头来,我也依旧一无所得,只剩下一具抛弃了人性自尊的空壳。最终园子放弃了此计划。
综观全书,可以说本书精彩的部分在于推理过程的反转与隐藏线索的布局,可以说是本格推理的佳作,剧情向稍弱了一点、不过面对一些艰难事情抉择时候,园子坚守了自己的人性,而另外二位则没有做到,看似很小的一步,确改写了各自的人生,佃润一与佳世子在深深悔恨当中度过自己的余生在我看来要比园子死亡的痛苦要大得多,唯一令人遗憾就是园子自己人生葬送在了她一生挚爱两个关系非常好的好朋友手中,或许想到了这一点作为园子的亲哥哥康正才非常的难受,正如结尾所描述:康正抬头仰望天空,努力不让眼泪掉下来,很能理解他的心情。而加贺与康正这对警探最终也收获了珍贵的友谊。
购买选项

下载免费的 Kindle 阅读软件,即可立即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电脑上阅读 Kindle 电子书 - 无需 Kindle 设备。了解更多信息
使用手机摄像头 - 扫描以下代码并下载 Kindle 阅读软件。

![“谁杀了她(自杀?他杀?她杀?独居的妹妹因何死去,他又究竟是谁的男友,双侦探本格爽文,推理与救赎一触即发。) (东野圭吾TOP10)”,作者:[东野圭吾]](https://images-cn.ssl-images-amazon.cn/images/I/41vtl5XS3kL._SY346_.jpg)
谁杀了她(自杀?他杀?她杀?独居的妹妹因何死去,他又究竟是谁的男友,双侦探本格爽文,推理与救赎一触即发。) (东野圭吾TOP10) Kindle电子书
|
人气
广告
编辑推荐:
★一个死者、两个嫌疑人、两个带着不同目的寻找真相的人,构成了整个故事。直到结尾,对读者的考验才真正开始。
★东野圭吾BEST10作品,一本需要读者自己去寻找答案的小说。加贺恭一郎系列杰作,高手的对决,加贺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内容简介:
发觉独居的妹妹情绪异常低落,交警康正从名古屋赶到东京,看到的却是妹妹的尸体。一切看上去都像是自杀,康正却发现了他杀的迹象。他决心亲自揪出凶手报仇,于是掩盖线索,想让警方以自杀结案。他锁定了两个嫌疑人,而刑警加贺也发现了疑点。两个目的不同的人同时探究真相,一人破坏现场,另一人在破坏的基础上找寻答案。终于,康正说“答案已经揭晓”,在这一瞬间加贺也明白了真相。此时,对读者的考验才真正开始。
名人推荐:
在“猜猜谁是凶手”的小说里,有两个嫌疑人就成了,基于这一观点,我有了《谁杀了她》这个故事的初步构想。我认为,能让读者在阅读中自行推理的小说才叫推理小说。为完成《谁杀了她》,我着实费了番功夫。直到这本书面世,我和编辑心里都捏着一把汗。这个谜题会不会太难呢?反正阅读第一稿的编辑没有找到正确答案。——东野圭吾媒体推荐:
1.《谁杀了她》让人再次认识到,所谓推理小说,就是要让读者感受到思考的快乐。——推理小说的盛典网站2. 东野圭吾颠覆了推理小说的定式。这是对已经养成阅读习惯的读者的挑战,同时也扩展了推理小说的可能性。——东野圭吾粉丝网站
作者介绍:
东野圭吾,日本作家。1.1985年,《放学后》获第31届江户川乱步奖,开始专职写作;
2.1999年,《白夜行》领衔年度周刊文春推理小说榜,《秘密》获第52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
3.2005年出版的《嫌疑人X的献身》同时获得第134届直木奖、第6届本格推理小说大奖,并领衔年度三大推理小说排行榜;
4.2008年,《流星之绊》获第43届新风奖;
5.2009年出版的《新参者》领衔年度两大推理小说排行榜;
6.2012年,《解忧杂货店》获第7届中央公论文艺奖;
7.2014年,《祈祷落幕时》获第48届吉川英治文学奖。
基本信息
- ASIN : B07DK8N7JX
- 出版社 : 北京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第1版 (2018年6月8日)
- 出版日期 : 2018年6月1日
- 品牌 : 新经典文化
- 语言 : 简体中文
- 文件大小 : 1210 KB
- 标准语音朗读 : 未启用
- X-Ray : 已启用
- 生词提示功能 : 未启用
- 纸书页数 : 298页
- 亚马逊热销商品排名: 商品里排第353名Kindle商店 (查看商品销售排行榜Kindle商店)
- 用户评分:
买家评论
4.4 颗星,最多 5 颗星
4.4星,共 5 星
878
买家评级
评分是如何计算的?
在计算总星级评分以及按星级确定的百分比时,我们不使用简单的平均值。相反,我们的系统会考虑评论的最新程度以及评论者是否在亚马逊上购买了该商品。系统还会分析评论,验证评论的可信度。
263 个顾客评论
热门评论
现在无法筛选评论。请稍后再试。
2017年12月19日
已确认购买
1、“双侦探”。这是本书的第一个特点。刑警加贺和死者的哥哥康正在案件的推理上展开竞赛,作案现场已被破坏,加贺仍能从一些细节之中发现蛛丝马迹,结合相关的证词,仔细推理,得出结论,真的是非常棒!康正虽然也有两把刷子,相对来说,还是落了下风。
2、开放式结局。这也是本书的一大特点。说它开放,是因为到了最后都没有对点明真凶是谁,其实,这么做反而有故弄玄虚之嫌,故事中间设置了几个的谜题,如:左撇子右撇子、安眠药袋等,简单来说,即:为了推理。看到故事最后,就能明白,结局已经很明显,谁是凶手?设想一下,如果最后,顺其自然的将凶手的名字点出来,就会大打折扣,让人完全觉得为了推理而推理,只有继续保持神秘感,即便知道了谁是凶手,就是不说,才能避免烂尾。
东野虽有不少非常经典的作品,很难称得上推理,更多的是社会性小说,如:《白夜行》《幻夜》《时生》《解忧杂货店》等。真正算得上推理佳作的,除了《嫌疑人X的献身》,还有就是加贺系列了。如果本书,没有加贺的精彩表演,只给三星。
2、开放式结局。这也是本书的一大特点。说它开放,是因为到了最后都没有对点明真凶是谁,其实,这么做反而有故弄玄虚之嫌,故事中间设置了几个的谜题,如:左撇子右撇子、安眠药袋等,简单来说,即:为了推理。看到故事最后,就能明白,结局已经很明显,谁是凶手?设想一下,如果最后,顺其自然的将凶手的名字点出来,就会大打折扣,让人完全觉得为了推理而推理,只有继续保持神秘感,即便知道了谁是凶手,就是不说,才能避免烂尾。
东野虽有不少非常经典的作品,很难称得上推理,更多的是社会性小说,如:《白夜行》《幻夜》《时生》《解忧杂货店》等。真正算得上推理佳作的,除了《嫌疑人X的献身》,还有就是加贺系列了。如果本书,没有加贺的精彩表演,只给三星。
2021年6月6日
已确认购买
过程中的推理比较中规中矩,看的时候还在纳闷,不像东野圭吾平常那种四处玄机的风格。到了结尾,居然收笔了,并不是开放式结局,而是让读者自己去推理。这个太绝了!中间各种线索都提供了,就看读者自己的本事了~妙啊!
2016年10月28日
已确认购买
妹妹的样子是自杀的,但是哥哥不信。东野圭吾一如既往的把线索藏得比较深,有时候甚至会认为他给读者制造了一种信息不对等的状态,到小说末了才把他看到的画面最终展现给读者。
凶手二选一,可以为了爱杀,也可以为了恨杀,究竟是为了什么而对她下了毒手呢?
这一次感觉不少人可能会有点不好通过前面的蛛丝马迹推断出谁才是真正的凶手啊(苦笑
凶手二选一,可以为了爱杀,也可以为了恨杀,究竟是为了什么而对她下了毒手呢?
这一次感觉不少人可能会有点不好通过前面的蛛丝马迹推断出谁才是真正的凶手啊(苦笑
2018年3月21日
已确认购买
而书中太多的平铺直叙,连小的细节也就着作者的推理一并展开,没有埋下什么伏笔,完全像看一个故事书,作案方法也只有那么一点,即使添加了很多描述性的话,也只是把作案手法用修饰语加以形容,没有更多的推理意义。说到底,作者用了一本书的篇幅向读者推销了一个自杀却又不会感到痛苦的方法。这是鄙人读完全篇小说的感受。
2015年3月27日
已确认购买
一看名字就是那种,到底谁杀了她的推理。。。但实际却不是想的那么简单,而且东野大叔在最后都没有揭晓,网上还有不少推理粉对最后凶手的人选问题也有过争议,加贺探案系里不愧为东野畅销的侦探集系列,感觉每一本都有其出彩和值得思考的地方。
2022年2月8日
已确认购买
行文流畅,刚读完XYZ的悲剧读这个我感觉整个人都得救了好吧,这才叫文笔啊。而且相比传统的推理小说,人物塑造一如既往的优秀(东野就算是垃圾作品人物塑造一般也都很真实,这就是实力吧),难得最后留了个扣子但丝毫不影响最终章的精彩程度。
2021年7月19日
已确认购买
交警的预设让康正具备单枪匹马,独自调查的前提条件。即使是这样,康正的性格在案件调查初期虽然颇具沉稳,到后面四人齐聚时的情节加工却不够细腻,甚至到后面为了破案,有了“灵机一动”,有点仓促收尾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