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选项
Kindle电子书价格: | ¥25.00 |

下载免费的 Kindle 阅读软件,即可立即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电脑上阅读 Kindle 电子书 - 无需 Kindle 设备。了解更多信息
使用手机摄像头 - 扫描以下代码并下载 Kindle 阅读软件。

![“坚守与突围:李鸿章与大清帝国(“大视野”下重新解读,一个李鸿章,相当于半部近代史!)”,作者:[凤凰书品]](https://images-cn.ssl-images-amazon.cn/images/I/51vw9xK9e1L._SY346_.jpg)
坚守与突围:李鸿章与大清帝国(“大视野”下重新解读,一个李鸿章,相当于半部近代史!) Kindle电子书
广告
编辑推荐:
★ “大视野”下重新解读李鸿章本书不是简单的人物传记,而是在晚清宏大的背景之下,复杂地展现了大历史下政局中个体的命运与抗争。“近四十年来,中国之大事,无不与李鸿章有关系”。在人生沉浮进退之间,看李鸿章如何突破大清帝国内政、外交、军事、经济之困局。
★为官从政、为人处世必读
李鸿章敢于做事,又精于自保;他顾全大局,又自有主张;他倡导洋务,以求国富民强;他周旋于各路势力,游走列强外交……
突破重重艰难困境,从一个无名幕僚成为朝廷重臣。
→读懂政治家的处事方法和成功之道。
★一个李鸿章,相当于半部近代史
李鸿章是传统士大夫和现代改革者的矛盾体,而近代中国则充满了困惑和清醒的交织。李鸿章活跃于政治舞台,正值晚清社会从传统向近代、从独立国家向半殖民地演化的过渡时代。他为清朝重臣,植根于封建主义而又倾向资本主义,忠于传统营垒而又颇具改革精神,中西杂糅,“开拓”“因循”毕具,抗争与妥协并存。
→以史为鉴,守住底线,韬光养晦,面向未来。
★众多专家学者和凤凰卫视主持人共同打造
张鸣、金满楼、姜鸣、徐焰、雷颐等22位专家学者精彩评述。
王鲁湘、田桐、陈晓楠等凤凰卫视主持人诚挚推荐。
内容简介:
《坚守与突围:李鸿章与大清帝国》回顾了李鸿章从拜曾国藩为师起至暮色年逝的一段历史,分析了李鸿章作为当权大臣的得与失、功与过、罪与悔,肯定了李鸿章作为清代末期改革者的客观形象。他早年落拓,任曾国藩幕僚抱负不得,而后创立淮军,在镇压太平军中屡建奇功,成为封疆大吏。创办洋务运动而使其声望达到顶点,甲午战争却粉碎其强国梦,迅速由盛而衰,只能周旋于列强的外交舞台,怀着忍辱负重之心为清政府“修修补补”,直至死去。李鸿章被视为“再造玄黄”的中兴名臣,是大清帝国的“裱糊匠”和“探照灯”。他的一生,不止是晚清数十年的写照,更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他的失败也就是晚清政府的失败,是晚清政府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历史发展的必然结局。全书清晰地展现了大历史下政局中个体的命运与抗争,悲壮鲜活,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此书在创作过程中采访了诸多国内外优秀的军事、历史文化学者,客观公正,史实准确,令人耳目一新。
作者简介:
凤凰书品是凤凰卫视旗下的出版机构,成立于2006年,策划、编辑、出版了《包容的智慧》《修好这颗心》《诚信的力量》《宽心——星云大师的人生幸福课》《厚道——星云大师的人生成功课》《舍得——星云大师的人生经营课》《福报——星云大师的人生财富课》《觉悟——星云大师的心灵修行课》《这世界无处不美——星云大师对人间的108个祝福》《民国人物在台湾》《凤凰卫视这些年》《我读》系列等多本社科类畅销书。基本信息
- ASIN : B08JBMFSW7
- 出版社 : 鹭江出版社; 第1版 (2020年9月30日)
- 出版日期 : 2018年10月1日
- 品牌 : 凤凰壹力
- 语言 : 简体中文
- 文件大小 : 17184 KB
- 标准语音朗读 : 未启用
- X-Ray : 未启用
- 生词提示功能 : 未启用
- 纸书页数 : 316页
- 亚马逊热销商品排名: 商品里排第36,712名Kindle商店 (查看商品销售排行榜Kindle商店)
- 商品里排第200名政治人物传记
- 商品里排第1,695名历史 (Kindle商店)
- 用户评分:
买家评论
4.4 颗星,最多 5 颗星
4.4星,共 5 星
11
买家评级
评分是如何计算的?
在计算总星级评分以及按星级确定的百分比时,我们不使用简单的平均值。相反,我们的系统会考虑评论的最新程度以及评论者是否在亚马逊上购买了该商品。系统还会分析评论,验证评论的可信度。
1 个顾客评论
热门评论
现在无法筛选评论。请稍后再试。
2021年1月24日
报告滥用情况
已确认购买
为了一个摇摇欲坠的帝国耗尽毕生精力,病危时仍在于列强周旋。李鸿章对大清帝国的忠心更像是一个父亲在维护自己顽劣不堪儿子。
1 个人发现此评论有用
有帮助
2022年2月4日
讲述上跟想象的差别有点大。书名是李鸿章和大清帝国,但其实书本中的近七成内容都是描述了大清,对李鸿章的描写笔墨较少。看了很多但梳理不清李鸿章的人生轨迹和在那些事中所扮演的角色。更像是按历史事件编排的流水账,想到哪写哪。前一小部分内容还比较简洁凝炼,后面却大段大段出现当事人的原话,不是说不好,但难免让人感觉凑字数。
内容上还是有所启发的。比如李鸿章的悲剧命运,以一人敌一国。封建社会的动员力面对日本近现代化的国家动员能力,甲午战争的失败是必然的。另一方面其实还有李鸿章以及整个清末的国防思想问题,诚然,很多问题我们不能像教科书上所说一样单纯的判断奸和忠,好与坏,例如中法战争不是我们简单的认为明明打赢了却因为清政府腐败无能而还是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实际上考虑到当时的海洋陆地两个战场形式,再加上中国周边强敌环饲的背景,清朝做出这种选择是可以理解的。但同时不得不说的是。这一国防思想被证明是错误的。即使强敌环饲,即使自身弱小,也不能因为害怕牵一发而动全身就处处示弱处处被动,这只会换来更多的挨打。此处可参考新中国的国防思想,例如朝鲜战争,珍宝岛战斗,对越自卫反击战等等,都是在周边安全局势错综复杂的情况下,以局限性的对敌打击予以震慑,在达成自身目标后又迅速撤离,这种策略更具可行性也更主动。
内容上还是有所启发的。比如李鸿章的悲剧命运,以一人敌一国。封建社会的动员力面对日本近现代化的国家动员能力,甲午战争的失败是必然的。另一方面其实还有李鸿章以及整个清末的国防思想问题,诚然,很多问题我们不能像教科书上所说一样单纯的判断奸和忠,好与坏,例如中法战争不是我们简单的认为明明打赢了却因为清政府腐败无能而还是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实际上考虑到当时的海洋陆地两个战场形式,再加上中国周边强敌环饲的背景,清朝做出这种选择是可以理解的。但同时不得不说的是。这一国防思想被证明是错误的。即使强敌环饲,即使自身弱小,也不能因为害怕牵一发而动全身就处处示弱处处被动,这只会换来更多的挨打。此处可参考新中国的国防思想,例如朝鲜战争,珍宝岛战斗,对越自卫反击战等等,都是在周边安全局势错综复杂的情况下,以局限性的对敌打击予以震慑,在达成自身目标后又迅速撤离,这种策略更具可行性也更主动。